装修小编 发表于 2018-11-18 14:40:38

怎么区别包豪斯和MUJI的设计风格?



简而言之,

包豪斯的核心是“民主理性”,延伸出来的形式是“现代化、标准化”;MUJI的核心则是“空寂”,延伸出来的形式是“无品牌、质朴自然”


前者偏向于设计理念;后者偏向于生活方式。

说起来这两个名词经常被同时提及的原因,是都有着极简主义的风格形态。

包豪斯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muji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
你可以说两者都有着类似的极简理念,也可以说muji是对包豪斯的一种延续和创新。
但我并不认为他们两个是可以靠“风格”而“区分”开的。
风格只是一种外化形式,它们最大的不同是精神内核的不同,也就是设计理念的不同。

MUJI and Bauhaus
具体来讲,

包豪斯的目标在于利于工业革命的技术设计工人阶级用的起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
muji的目标在于利用无品牌的外观传达有品牌的氛围并倡导一种质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两种不同的背景环境下诞生了两种设计理念,这两种理念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极简主义作为表达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极简就是他们的核心。
它们是可以区分的,但区分点不应该停留在“风格”这一词上。
借用muji艺术总监原研哉先生的一句话:

“muji并不只是一种风格,而是一个致力于不断改善人们生活方式的品牌。很多人脑海中的muji产品都非常简约,但极简并不是muji的唯一特色。muji在变,它是个未知数,而不是一种风格。”简单的做个类比梳理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包豪斯

背景:“为艺术而艺术”的设计氛围、为权贵设计 突破:工业革命的冲击、工人阶级的兴起理念:利于工业革命的技术,设计工人阶级用的起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表现方式:极简Muji

背景:品牌混杂、形式颜色极力突出品牌特色、注重营销与广告突破:白领阶层逐渐视觉疲劳,追求环保、自然、低调、舒适的生活理念:利用无品牌的外观,传达有品牌的氛围,并倡导一种质朴自然的生活方式表现方式:极简
所以你看,看上去是很相似的东西,但背后确是一套很复杂的机制。
如果做表象的区分,我觉得可以从色彩、材料等方面入手,最简单的比如包豪斯的代表是黑白灰与钢管水泥、muji的代表是米色褐色与原木无漂染布。

左:包豪斯校舍 右:包豪斯经典作品,瓦西里椅

左:muji hotel 右:muji专卖店陈设
(ps:看右图懒人椅这种东西,虽是简洁风,但一看就不可能是包豪斯的理念)

一个偏现代化,一个偏自然化。

而如果想做到深层次的区分与领悟,我觉得就要再往深去探索它们的渊源与内涵。
先说说包豪斯,
包豪斯
包豪斯是设计界一个被讲烂了的梗,但大多人像题主一样把它当做一个设计“风格”,其实它本质上是一种设计“精神”。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创建,于1933年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


上课时的包豪斯学生
之所以将包豪斯与“民主”这种政治性强的词汇放在一起,是因为这所学院从成立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烙印。
创办人格罗庇乌斯出身富庶、是一个起步很早的设计家,创办包豪斯时36岁,但已经是世界各国公认第一流的建筑家。一战爆发时曾被征兵入伍,战前非常崇拜机械,但在战争期间,目睹机器的大规模杀伤力量,自己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很大摧残,开始认为机器也有消极的一面,由而产生了通过设计教育实现大同社会的社会乌托邦思想,早期的包豪斯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个思想而建立的。

最终格罗庇乌斯走出“是否拥抱机器时代”的困惑,坚定地迈向“功能主义”的道路;看到学校在权贵与民众之间选择了后者,推行了“设计为大众服务”的思想主张。

具体可以体现为三个设计原则:

1.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1923年,格罗庇乌斯提出了指导理念——“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呼吁所有从事纯艺术的艺术家们应该打破“为艺术而艺术”的束缚,转向符合人民大众需求的实用品的制作观念,且要符合新的技术发展的要求。


格罗庇乌斯: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代,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下被粉碎...在我们的设计中,不应该简单地在形式上洎求变化...我们反对将功能和形式本末倒置的做法,我们一贯认为形式是由功能决定的,井强调机器对工业设计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格罗庇乌斯所希望的设计师是艺术、工艺、设计于一身的新型人才,反对纯艺术与手工艺分道的观念。强调在教学上要以艺术与手工艺相结合,使设计成为真正实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存在。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为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商品消费,培养设计者和生产者,用现代人的观点和思想来满足现代人对设计产品的需求。这个设计理念的提出,对包豪斯发展方向确立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表明包豪斯彻底摆脱了中世纪行会的影响,开始走向成熟表明奠定了现代设计在20世纪的先锋地位,也标志着旧式手工艺装饰思想将在以后的年代中彻底转型。简单来说,就是把“设计=艺术”这个概念改为了“设计=艺术+技术”,

而这个技术是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技术,目的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这个“现代人”,其实指的就是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人阶级,
他们的特点是追求实用、个人消费力不高。

左-“为艺术而艺术”的典型代表,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 右-包豪斯典型作品巴塞罗那椅
2. 功能主义设计思想
主张形式简单,高度功能化与理性化的设计理念。反对装饰化的设计风格。

在现代主义设计中,包豪斯更多倾向于取消装饰,强调功能是设计的中心和目的,并非以装饰为设计方式的出发点,而是更加注重设计的科学性和功能性。

格罗庇乌斯《艺术家和技术家在何相会》:“物体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如果它的形象很适合它的工作,它的本质就能被人看得清楚明确。”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德国人民的生活呈现出一片狼藉,那时的人民需要的是实用的房子,而不会有过多内在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就显得更为重要。格罗庇乌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周围的一切:颜色、形状、大小、纹理、质量;他教导学生如何既能符合实用的标准,又能独特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他还告诉学生如何在一定的形状和轮廓里使一座房屋或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充分发挥。以“功能主义”为中心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给批量生产带来可能,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在室内设计中,室内环境中的任何一件物品都具有其审美功能。


左-格罗庇乌斯设计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幕墙结构建筑 右-包豪斯设计的德国会
从包豪斯校舍中就可看出,包豪斯室内设计的美学态度倾向一种纯粹的、真实的态度——趋于几何形体的造型、黑白和原色的色彩配合、不使用繁琐的装饰品,坚持使用原材料。“

形象上它不采取模仿何种风格样式,也不作装饰点缀,只是采取简洁和线条分明的设计,每一个局部都自然融合到综合的体积的整体中去。这样的美观效果是同样符合我们物质方面和心理方面的要求。”包豪斯以此作为宗宗旨,并认为,“提倡标准化并不等于抹杀个性”。
3. 设计为人民服务、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格罗庇乌斯重新评价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到要实现人民大众服务的理想,就必须明白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

注重以人为本、设计师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关注根本的市场定位,以生态与人类社会关系的优化和发展为主要力量,定位于更加深层次地创造最合理、最有效的产品功能。设计的发展,绝对不是功能主义的倡导与造型变革的抵触,而是基于理性主义的思考对功能主义的本质做出了新的改进。
为人民(或者说大众吧)服务的设计需要考虑设计的可持续性,这关乎设计产品的使用寿命、材料是否环保、能否回收再利用等等。

曾经的包豪斯在室内设计上经常采用玻璃、钢管、原木、水泥等来作为设计的原材料,这些材料不经过复杂的加工,只进行简单的磨光、切割,将原材料直接曝光于人们眼前,以追求对于原材料的诚实的态度。在工业文明为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它也加速了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绿色设计成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不运用过多的加工原料,使设计更清新、更环保。这部分的有些词...是不是听着特别本土化hhh。其实包豪斯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包豪斯14年的历程中,很多教员都具有设计上的民主思想,认为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
格罗庇乌斯有着社会乌托邦思想、第二任校长迈耶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学校政治意味渐浓、第三任校长提倡非政治化,清洗学校开除政治核心学生,但依然阻挡不了包豪斯最后的覆灭,1933年纳粹认为这所学院是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庇护所,必须铲除。


包豪斯师生的政治性运动
包豪斯的发展是坎坷的、短暂的,但其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却是巨大的。

它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当时流行的样式华丽、装饰繁琐的产品是普通百姓享用不起的设计。
工业革命不仅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同时也引发人们思考:什么样的审美才是符合这个大工业时代的审美,如何让工业革命在带来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产品美学上的价值?也就是说,如何才能把美的感受注入到工业味的产品中,形成功能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包豪斯正是在这种历史状态下出现的,虽然在当时它的“设计为大众服务”实际上还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并没有真正投入到大批量生产而为大众所用,但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的一些商业机构。这种“批量化”的设计上的民主思想引导着包豪斯的师生在设计形式上做到极近简洁,采用几何形体造型。这种简洁的设计为战后的人们带来内心的宁静。


再来说说MUJI,

MUJI
包豪斯原则影响了当今社会的许多品牌,无印良品就是其中之一。


Mujirushi(无品牌)Ryōhin(优质商品)于1980年12月开始作为超市连锁店Seiyu,Ltd。的产品品牌.MujirushiRyōhin产品系列开发用于提供廉价优质产品,并使用“Lower”的口号进行销售。价格合理。1983年,第一家直营的MujirushiRyōhin商店开业。1989年,Ryohin Keikaku有限公司成为所有MujirushiRyōhin产品和运营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包括规划,开发,生产,分销和销售。1991年,MujirushiRyōhin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国际商店。品牌名称“Muji”似乎从1999年左右开始使用。日本零售公司Muji销售各种各样的家庭和消费品都以极简主义为原则。

Muji的设计极简主义,强调回收,避免生产和包装浪费,无标识或“无品牌”政策。
无印良品的无品牌战略意味着在广告或经典营销上花费的资金很少,它的成功归功于口口相传中的,简单的购物体验和反品牌运动。
在消费者的眼中,无印良品意味着没有图案,它以其独特的设计而闻名,评论家们将无印良品的设计风格描述为极简主义和包豪斯风格。
一个品牌的风格,与主要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是息息相关的,正如包豪斯的三位校长,muji也有三位扛把子式的人物,我们可以用他们的设计理念来对muji风格进行解读:
1
第一位 原研哉

在他看来,muji秉承的是物美价廉的理念,所以其艺术设计风格要与营销理念相一致,如果卖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宣传、包装等环节却是繁琐奢华的,无疑是自相矛盾的。他希望能够用这种设计理念和风格,传递出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muji艺术总监,在品牌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人们对muji这个品牌有了多次了解和接触之后,就会被这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所感染,使艺术设计真正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空”是我用来向世界解释MUJI哲学的概念。MUJI的产品看起来很极简,这使得很多人会把MUJI的形象定格,认为MUJI就是简约,但我认为MUJI要走的路线跟简约是不同的。极简、质朴并非MUJI唯一的特色,我们想做的是想让人们从当下的生活状态中苏醒过来,这才是MUJI的角色。"

“2001年,muji概念创立者也是第一任艺术总监田中一光先生问我,能不能把艺术总监的接力棒交给我。他看过我曾称之为“再设计”的展览。“再设计”是一个我在2000年举办的对于普通事物进行再设计的展览。我邀请有天赋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并叫他们将普通的事物进行再设计。举个例子,我请坂茂对卫生纸进行再设计,请光影设计师考鲁·门德对火柴进行再设计,请时装设计师津村耕佑为大人设计一个尿布。这是第一次我意识到,一位出色的创造者可以对无聊的日常事物产生质的改变。坂茂设计了一个方形的厕纸——通常厕纸的中心是圆形的。当中心的圆变成方的,这个厕纸就会变得非常有用,因为你可以很容易把它们堆叠起来。这真的是个非常棒的想法!”
——原研哉2
第二位 深泽直人
muji重要设计师之一,以产品设计为主,追求“无意识的设计”。
所谓无意识的设计,是针对使用者来说的,即设计者设计出来的产品,应该能够为消费者自然的、无意识的使用。由此可见,其所强调的这种无意识,是以设计者的有意识设计为基础的,只有当设计者将设计做到近乎完美的状态时,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无意识的使用。

牙膏型的管状遥控器,让消费者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把遥控器放在筒中,不至于找不到
深泽直人还有很多著名的设计,比如壁挂式CD机、弹出式烤面包机,有兴趣可自行搜索。
3
第三位 杉本贵志

muji首席空间设计总监,300多家专卖店的设计他都曾亲自参与其中,才有了当下无印良品的室内设计风格。
杉本贵志所一直追求自然和素雅的设计风格。追求那些大品牌室内设计所没有的东西,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比如muji的专卖店中随处可见的旧木头、废砖头和一些回收来的金属品, 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真实和自然的感觉,呈现出沉静、素雅的亮丽景色。

2017年在深圳开业的全球首家muji hotel,由杉本贵志与他的设计团队亲自操刀。
消费者只有先对消费环境感兴趣,才能对产品感兴趣。当人们看到这种风格的店铺时,无需多想就知道这是muji。
艺术界的扛把子们从来都不屑于谈风格,从包豪斯到muji,没有一个设计者把它们定义为一种风格,风格是外化的,是可变的,这绝对不是艺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当然,跳脱出设计者们的精神内涵,大众们依旧从muji产品中归纳出一些大致的“风格”特征,比如:

色彩:

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超过对物体本身的重视。
在日本,其传统审美观念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崇尚单色和自然色。所以在muji的色彩体系中,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自然色被大量的使用,

MUJI在新加坡的第一家东南亚旗舰店
除了logo上深红色的“MUJI”,几乎看不到纯度高的色彩,整体色调纯净内敛,不夸张,使人心情平和。
在如此吵杂纷乱的商业环境中,无印良品因其素雅的形象反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其在五颜六色的其它产品中脱颖而出。所营造出来的整体氛围减少了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因过亮的色彩而带来的视觉疲劳,同时增加了品牌的亲和力,使其在无形中完成了品牌对自身的信息传达。

材料:

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部分人开始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复杂奢华的产品包装相比,人们更加偏爱素雅、天然的产品包装。
muji提出其产品以低调的自我品质以及更接近于自然的姿态而存在。

MUJI商品
包装尽量遵循简单耐用的原则,多采用透明和半透明的样式;产品采用环保再生材料,提倡与大自然的天然材料紧密联系,赢得了大量环保主义者的拥护。包装上采用环保的无漂白的淡褐色纸张,与当下过分讲究包装的产品外观形成了强烈对比。

MUJI的第一家概念酒店
无印良品的服装和床上用品均采用棉、麻、毛以及丝等天然材料制成,家用器具,无论是木质的、金属的还是纸制的,都是保持本色。
形态:

muji包装设计遵循了简约的原则,以朴素的包装形象展现出来,
正如原研哉说的那样:

“我的设计概念是删除多余的东西,不需要多余的东西让设计变得复杂。”从造型的设计上来说,muji的包装没有任何艺术的夸张与渲染,形式上简洁,基本采用规则的常用形态,是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

从包装结构上来看,减少包装结构的复杂性,使产品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与日本传统包装设计中别具匠心的细节设计刚好相反;从装饰设计来看,无印良品的包装以“无”为主,即设计中淡化一切色彩的装饰,也没有复杂多变的设计图案,更没有柔美细腻的装饰线条,
其唯一的装饰就是红底白字的,采用Helvetica字体设计的logo。


这种趋近于“无”的形式追求的是禅宗的“空寂”意识的反映,彰显了静谧、优雅的深渊品味。
差不多到这儿,包豪斯和muji的内涵就大致就说完了。
如果我们停留在缅怀先驱、重述史实的层次,那么今天谈论包豪斯和muji就只是“唏嘘怀古”、“停滞不前”。
时代总归是变化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背景、更多的变化、更多意味的极简形式。但无论设计变化成何种形式、扩展到什么领域,有内涵的品牌精髓永不会被稀释。
最后放一组图结尾,是MUJI与德国家具制造商THONET合作的产品,生动诠释了这两个历史上重要的家具风格。

第一把椅子是20世纪Bauhaus创造的管状钢制家具,第二件是MUji在2008年推出的管型座椅

左-1855年THONET 最初的No.14椅子 右-2008 MUJI No.14
这两种美丽的设计都是采用革命性的技术和材料创造出来的,代表了家具制造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它们的目的是价格合理,并向公众出售,以便为每个人提供“优质椅子”。
再用一句Deiter Ram的话结尾:

"Less is more."
希望更多的设计师在吸收应用包豪斯和muji精神的同时,结合现实中具体的问题,将科学探索精神、现代审美意识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作者:天品正连接@装修流程,装修视频
天品工程刘勤用装修视频记录装修过程中的每一步,分享给广大网友,如今各装修爱好者已经在各微信群里面活跃交流,每有新装修培训课程都会在微信群同步,欢迎大家加入交流,加微信会拉你入群的.
添加微信:tianfuzx
如果对装修有问题可以在天品装修论坛搜索相关知识!还有更多装修效果图的展示及实现施工记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区别包豪斯和MUJI的设计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