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50万错过的“天下第一案”,10年涨了100倍
我想黄花梨永远不会是大众使用的东西,它永远都是高端的,在历史上永远是中国的富裕阶层,而且是非常富裕的阶层才使得起。
——马未都
今天经典说的是风靡家具圈的“天下第一案”,各位看过《马未都说收藏》的应该听说过,之所以称它为“天下第一”,是因为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黄花梨条案——足足4.52米。
▲天下第一案
1993年,有人从福建莆田的农村收到一张超大的黄花梨条案。这张案子在这个村的宗祠里放置使用了350多年,后来被人以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走,钱分给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
30万元今天看不算什么,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绝对是一笔巨款。收购条案的人知道马未都喜欢收藏黄花梨家具,让其到家里来看货,马未都一看就被震撼了!
这张明末清初的案子,案面为一块独板,俗称“一块玉”,业就是说整块板跟玉似的,精美绝伦、漂亮至极。
▲“一块玉”案面
卖家开价50万,马先生觉得辛苦收购搬运一趟赚我10万就差不多了,出价到40万就不加钱了。可说来说去卖家就不松口,而马未都心里也嫌50万贵了,超过了自己当时的经济能力,这桩买卖也就没做成。后来,这张巨案就没了音讯。
几年后,这张条案几经转手,流失到香港,被香港一位富商以高价买下,然后再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卖到了美国一个大收藏家手里。为了避税,这位收藏家把条案放在丹佛博物馆捐展,一展就是10几年。
▲马未都在丹佛博物馆与天下第一案合影
2003年马未都去美国丹佛,在丹佛博物馆见到这张大案,时隔10年,再见旧物,不禁追悔莫及、感慨万千!
15年后,这张条案在拍卖行重出江湖,估价150万—200万美金,结果买家争相举牌,最终成交价定格在908万美金,合当时人民币5645万元,是当年卖家给马未都开出50万价格的100倍。
▼
明末清初 黄花梨架几案
成交金额:$9,083,750(售价包括买家支付之酬金)
估价:$1,500,000—$2,000,000
拍卖公司:纽约佳士得
拍卖日期:2013年3月22日
地点: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明清家具中,桌案类、椅凳类和橱柜类藏品是这个收藏领域常见的品种,而大架几案相对则难得一见。
因此,在拍卖之前已有多位行家对大案成交价做了预测。当时蒋念慈先生就认为:
应该在3000万人民币才合理,如果不靠近这个数字的话,这个价格就不合理,就没到它的市场价值。
3月22日,这张备受瞩目的大案,估价150~200万美元,成交价908.37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645万元,溢价高达4.5倍。
然而这件18世纪的架几案,西方行家的关注度并不高。因为18世纪的中国家具代表,不是黄花梨,也就是说,黄花梨家具在18世纪的中国家具史上不具标志性。所以西方人不会花这么大的代价买18世纪的黄花梨家具。
西方人早在1922年~1944年就开始接受中国家具,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他们会结合家具在工艺史上的年代、地位和艺术性,综合考量其艺术价值。对家具的材料、美学、工艺、哲学、历史等部分,都比中国买家成熟太多。
而中国买家看家具,通常只关注两点:
一是材料
二是尺寸
全世界很少能有一个民族做家具用这么硬的木材,在古代没有机械加工,因此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在三百年前,工具都没有这么好,包括施工的东西没有达到现在钢的硬度,做这样的家具投入是非常大的。
这件架几案非常难得,之所以说它难得,首先它的面板宽厚修广,用料就十分惊人。
▲案面厚达10cm
案面为一整板,不拼不接厚达10cm。老的桌案类家具,面板一般都在1.2公分左右,而这件大案的独板案面,至少可以剖开出四到五块供普通桌案用的面板来,所以它取材很是困难。
在款型和做工上,这件架几案融入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一些技艺,比如它两边的构件,是用了一种在短木上再架长木的双层结构,这与古代建筑的一些屋檐相类似。
三百多年前,一个大家族的宗祠落成,制做这样一个大条案,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或许大家商量了很久,选材设计,集资倾囊,才制作了这件迄今发现的第一长案。谁料长案在宗祠是一卧三百余年,阅尽人间沧桑!谁又料这长案竟远涉重洋,摆在丹佛博物馆内,任凭来者阅览。
市场对黄花梨行情走势极为关注
马云说它是有钱人的玩具,家具商愿意用黄金来作交换,业内人士称之为“疯狂的木头”,它就是红木中的大熊猫,如雷贯耳的黄花梨。
▲马未都与黄花梨合影
黄花梨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疯狂的木头。从2000年每吨两万元,到2010年的每吨1000万,再到现在论根卖,大料已卖到一斤万元以上了。
原木的疯狂,开始传导到成品市场。一套黄花梨家具以前数十万已经是天价,现在几百万根本不稀奇;一个小小的手串也以千为计价单位,动辄数万!
▲黄花梨纹理
而藏品市场上的明清黄花梨家具,却在近年来屡屡拍出天价,曾一度超越紫檀家具而占据藏品市场的头把交椅。
▲2010年南京正大秋拍 明黄花梨交椅 6944万人民币
黄花梨创下了一个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的神话,注定将要载入史册!而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大多身在其中的木友可能都是沿着相似的道路走下来的:
未涨之前“看不见”
涨势初起“看不起”
一路飚升“看不懂”
想入手时“来不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