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小编 发表于 2018-12-11 12:01:35

开过公司,留过洋,簋街代驾“大佬”的前半生


16岁赚第一桶金,20岁东四练摊,22岁搞装潢,28岁留学德国,32岁做广东外贸服装工厂老板。

谋生事记档案003


穿越回2007年,如果你手中有100万现金,你会选择在广州买一套房?还是选择入市炒股?


70后的北京人杰哥,选择了入市。2007年中国股市站上5000点,杰哥揣着100万现金入市;2008年股市暴跌至1800点,他带着剩下的二十几万离开股市。


正应了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杰哥的前半生,挣钱也很早。16岁赚第一桶金,20岁东四练摊,22岁搞装潢,28岁留学德国,32岁做广东外贸服装工厂老板。


37岁这一年,他的一切被强制清零,回到北京。


人生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每一个岔路口,向左走和向右走,便是完全不同的风景。


杰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1


那是2003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久,外商如潮水一样涌入中国南方。广州成为了外贸重地,这一年,杰哥32岁,他的孩子呱呱落地。


一个朋友问他,哥们,和我一起去广州打市场如何?杰哥几乎没有疑虑,就答应了朋友。


正如四年前,他结束国内的产业离开北京远赴德国留学时一样果断。杰哥的人生字典里,很少出现过“犹豫不决”的字眼。他是个从小在内蒙古长大的北京汉子,骨子里就有着“以天为盖地为庐”的基因。从德国回国的这一年时间里,杰哥在一家装修公司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他早就已经有些厌烦这种平淡。


朋友在广州有一定的服装加工基础,这次找杰哥去,就是希望能开拓外贸市场。杰哥刚落地广州,第一件事就是去实地考察。当时广州有很多外商聚集地,哪里的外商最集中?哪里的人流量最大?杰哥花了一周时间考察,最终决定在广州市火车站附近站西路的金宝大厦内租一个写字格子间,挂上工厂的服装样板,找了一位秘书,坐等外商上门。


杰哥做这些,十分轻车熟路。毕竟早在十几年前,中国的个体经营方兴未艾之时,他已经是中国的第一波个体老板。


那是1991年,杰哥高中毕业,还是愣头青小伙子。他选择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在东四卖服装。只在每年冬天,卖皮衣。


做这笔买卖,也是杰哥经过市场调查的结果。杰哥的祖籍是河北辛集,家里不少远方亲戚都在做皮衣皮具。杰哥在北京东四和河北老家之间来回调查了一个多月,发现一件皮衣在河北的批发价是800元左右,卖到北京就是1200-1500元左右。卖两件皮衣的收入,就相当于当时一个白领的月收入了。


这一行当,有利可图! 杰哥问家里要了3000块钱,就跟着哥哥姐姐出去闯世界了。他们选的摊位在东四,饶是在1991年,月租金就已经高达5000元左右。但杰哥相信,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笔租金该花。


黄金地段果然有高回报。三个月后,等他们的皮衣摊子收摊,三个人一盘算,净赚了6万多。1991年底,20岁的杰哥,赚到了2万多人民币。在万元户相当紧俏的90年代初,杰哥是当之无愧的老板。


杰哥的东四练摊生涯只做了两年就结束了。等到10年后,他再重新出发,捡回服装生意来做,这段经历给了他许多助力。


说回到2003年,杰哥在广州闹市区租了个格子间,开门做外贸。朋友看他奇怪,也不去挨个拜访客户,也不去谈生意,每天坐在格子间里等着客户上门。这不就是姜太公钓鱼吗?


可不是?还真有愿者上钩。杰哥在格子间里坐了两个月之后,第一条“大鱼”上钩了。一位外商看上了杰哥挂在格子间里的样品,希望能够合作。杰哥抓住机会,带着外商参观了工厂,一同看了服装样板,还聊了不少服装设计理念,外商对侃侃而谈的杰哥十分放心,决定就把这单生意交给他。


这个过程中,杰哥的三年留学经历起了不少作用。虽然去的是德国,但杰哥的英语口语也有得到锻炼,毕竟见过世面,和外商攀谈起来毫无障碍。


在广州仅仅呆了两个月,杰哥就迎来开门红,接了一单几十万人民币的外贸单子。那是2003年,这一单生意对于一个刚开张的外贸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杰哥从这一单子里,分到了3万元分红。

2
从那一个单子开始,杰哥的外贸生意做的越发风生水起。


顺风顺水的秘诀,除了20岁那年的练摊经验外,还离不开他5年左右的装修队“领队”经历。在那段日子里,杰哥练出了和人打交道的本领。


1993年的时候,22岁的杰哥兜里揣着做皮衣赚来的5万块钱,开始琢磨了。做服装赚得多,但也辛苦的很,每周他都要往返河北和北京进货。22岁的小年轻不定性,兜里又有一些钱,心气儿一下子高了。他买了一辆万把块钱的二手轿车,就跟着哥们儿胡吃海喝,满北京城转悠。


“玩”儿这一个字,在杰哥人生中占据重要地位。16岁那一年,他靠给朋友牵线卖冰柜,一台冰柜就赚了200块大洋。这小伙子可倒好,转眼就把这200块钱买了当时非常“奢侈”的耐克鞋穿上,在校园里风光了好一阵子。


20岁那一年,赚了卖皮衣的钱,杰哥也招呼着朋友们吃吃喝喝。等到22岁结束皮衣生意,玩儿了一阵子的杰哥,又发现了新商机。


他跟着朋友们开车出去兜风,不少朋友是搞工程建设的。新世纪初,北京的房地产行业开始兴起,到处都是施工造房子的工地。这房子造好了,得装修啊,杰哥就和朋友们说:你们负责建房子,我来负责装修。


杰哥没有正经公司,有项目了就招来十几个人组成“临时项目组”,从水电开始到软装,一条龙服务全包。每天他的任务就是去逛材料市场,因为是全包的项目,材料省点钱,他就能多赚些钱。和材料市场的人混成朋友,收益自然就高。


省钱有道,但杰哥要求手下的兄弟们必须保质保量,不能掺水。他一直实行明码标价,一套装修下来赚大概20%-30%左右的利润,也不贪心。凭着朋友的建筑公司介绍,找他的装修的人不少,这“野生装修队”也就组建起来了。


杰哥好玩儿,也会玩儿。在“玩儿”中,他赚到了钱,交到了朋友。也是这段经历,让杰哥练就了“带人”和“看人”的本事。


团队带好了,公司自然欣欣向荣,装修队如此,广州的外贸公司也是如此。杰哥把老婆孩子都从北京接到广州,打算做一番大事业。老婆提议,想在广州买套房子安个家,但杰哥却听说,炒股能赚大钱。


老婆自然是不同意的。当时他们的孩子还小,杰哥帮老婆也在广州开了个服装摊位,两个人表面风光,实际却要租房子住。女人自然想要安定,也不是兜里没钱,当时广州的房价才5000多元每平方,老婆一直想要一套他俩的房子。只是杰哥一直没往房市上动脑子,眼睛就光瞅着股市了。


那一年,是2007年,金融风暴前夕,一切都是那么狂热,中国股市站上了5000点,股民们杀红了眼,梦想着一夜暴富。说一不二的北京男人,最终说服了老婆。把一百多万现金,投入到股市中。


但隐患已经逐渐显现:广东的外贸生意越做越难,市场上的外商越来越少。国际市场开始凋零,这是经济崩溃的前兆。


十来年过去了,杰哥还能回想起那一天。2007年底的时候,北京传来消息,说老家快塌了,让他赶回老家修房子;等到2008年中,他再次回到广州打开电脑——


他投入股市的一百多万现金,已经蒸发。


进入股市时,是5000点;等杰哥反应过来,已经是1800点了。我问杰哥,难道中间就没想着出来吗?这是一种赌徒心理。尽管股市一路下跌,但杰哥就如鬼迷了心窍一般,坚信股市会涨起来。这到这一天他才幡然醒悟——前半生的积蓄,在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差不多没了。


他成为了退潮后,那个在海滩上裸泳的人。

3


杰哥的故事,以2008年为线,是两段不同的人生。在2008年之前,他是一个肆意张狂的北京爷们儿。人生的字典里“玩”字当先,及时行乐;2008年以后,半生的打拼重新归零,他不得不重新出发。


2008年金融危机的浪潮袭来,一片狼藉。广州的外贸生意也难以为继,杰哥把股市里仅存的20来万全部拿了出来,作为给员工的遣散费,结束了生意。


5年前离开北京时,杰哥满怀希望斗志昂扬,5年后再回北京,杰哥已经是两手空空。他已经37岁,这一场金融风暴,让这个男人失去了方向。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买醉,无所事事。只要有人和他谈钱,他就脑仁儿发疼,无比焦躁。


天道酬勤这个道理,必须得自己参悟。颓废了大半年,杰哥渐渐走出股市和事业双重失败的打击。创业都需要资金,他的孩子已经上小学,方方面面都需要钱。杰哥已经不是曾经那个不管不顾的愣头青了,这一次创业,他希望是无本买卖。


一次偶然机会,他请了一位代驾将他带回家。代驾师傅一听杰哥的住处——北京簋街附近的胡同儿,就无比羡慕。也不是羡慕这房子的天价,倒是羡慕这一块地盘,是代驾的天堂。哪一个进簋街的人不喝酒,喝了酒就得找代驾。这可是无限商机啊。


代驾师傅一路唠叨,点醒了迷茫的杰哥。从小就在这一片儿长大,要说地形路况,没人比他更熟悉;90年代初就考出驾照,妥妥老司机;代驾师傅只需要一辆车,也没啥成本。说来有趣儿,吸引杰哥的还有一个点:因为代驾师傅体面。“一般人找代驾,都会说句:劳驾代驾师傅,用个‘请’字。”这位70后的北京老青年,还是很看重工作的体面性的。


酒醒了,日子重新出发。杰哥花了200块钱,去文印社打印了三大盒名片。这天夜里,天刚擦黑,他揣着名片走在簋街。路边停着一溜儿车,他徒手把名片一张张插到车子挡风玻璃上,还没插几张,手机就响了。


“师傅,您是代驾吗?能过来接一下我吗?”得嘞,生意这就开张了。


那天晚上,初出代驾江湖的老司机杰哥,由于不熟悉代驾行业的价钱,单趟只开价几十元。这在他之后的代驾生涯里,算是个小小的“失误”。


2008年,由于互联网并不发达,乔布斯都还忙着研发iPhone手机,北京根本没有代驾软件。代驾,算是个新兴行业,杰哥再一次站上了风口。


20岁开始做生意的杰哥,做啥都有一套“商人思维”。他想着,不能一个人做代驾,必须要占领市场,拓宽渠道才行。就和他当年组建装修队一样,杰哥开始组建了一支代驾队伍。代驾队是流动的,司机们给杰哥留个电话,杰哥有生意了就给他们打电话派单。就如现在的派单软件的中央处理器一样,只不过当年杰哥是一个人肉CPU,处理了整个代驾队伍单子。


“什么是最硬的关系?钱!”


这是杰哥做生意摸索出来的黄金理论,他运用扩张代驾渠道上,屡试不爽。扩张生意的办法挺简单,杰哥挨家挨户和簋街的商家去谈,把联系方式留在每个饭馆儿里。饭馆里需要代驾了,就给他打电话,当然每个月杰哥也会给一定的回报。

4


代驾生意出乎意料的好。杰哥的代价队伍,开价并不低,他要求团队里的师傅以100元起价,童叟无欺。怪就怪在,客户们喜欢找杰哥的代驾师傅,边上一些来招揽生意的代驾们,一直无法打入簋街的代驾江湖。


秘诀在哪里呢?杰哥要求他的代驾们在待人接物和开车水平上,都得一流。只要是杰哥的代驾团队里的师傅,绝对是多年老司机出身;而每次杰哥给师傅们派单,也答应会详细介绍这位客户的喜好以及目的地,具体的收费标准。尽管要价不低,但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临时加价的“触霉头”行为。杰哥的代驾队,做的风生水起。


生意好了,最多时候杰哥有四五十个司机一起做代驾,他服务的饭店多达90多家。杰哥给代驾们介绍生意,也在他们每一单生意中抽成百分之三十。即使他一天不出车,也有上千元收入。


他有自己的记账方式,用笔记本把每天的每一单生意都做好记录,方便和司机们以及饭店对账。每个月,杰哥都会和饭店对账,并给他们一定的收益;也会和每一个司机对账,收回属于自己的那笔提成。


不怎么忙的时候,他还会花时间做数据分析:哪个时段生意最好;哪个地段要人最多等等。这样他才能有效调配手中的代驾资源,让每个“移动的棋子”都走到他们应有的位置上去。


生意有好时,便也有落寞时。互联网的冲击下,这两年,杰哥的代驾江湖也逐渐萧条了。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软件打车,今年5月,杰哥结束了他的代驾生意。


又一次重新出发摆在杰哥眼前,他选择在簋街一带做专车服务。杰哥的专车服务队,车必须是好车,服务也必须是一顶一的。即使在约车软件的冲击下,专车的生意也做的不错。今年暑期,他一天的利润大概在800-900左右;如今天冷了,一天可以收入1000以上。


只是这一个生意,又能做多久呢?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杰哥,如今看的很淡,高楼能起,高楼也会瞬间塌掉;本事在人手里,谁也抢不走。




记者手记:  杰哥的故事里,有很多如果。如果能一门心思做装修,他该是个不错的建筑老板;如果早点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可能他的代驾团队就和E租车一样火爆了;如果能早点买房,他可能也不会在股市摔这么大跟头……
  然而,这些都只是假设而已。杰哥有无数次机会能实现财务自由,只是每个选择之后,人生的路就完全不同。
  90年代时,他已经月入2万;如今拼搏在路上,也不过为了2-3万月收入。唏嘘吗?也不尽然,至少在我看来,杰哥逍遥过,算是肆意人生了。赚了钱,先玩个痛快;没钱了,继续努力赚钱。人生的起起伏伏,又何尝没有趣味儿呢?或许日子过得太顺遂了,这位北京爷们儿,该无聊了吧!
  大概是那句话: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征集线索

  这是关于小人物如何在大时代里谋生的故事,如果你认为你身边正好有这样一个人,他/她的生存手段让你佩服,故事让你感动。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她都努力尝试过。那么,把她/他的故事交给我们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过公司,留过洋,簋街代驾“大佬”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