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小编 发表于 2018-12-8 15:21:31

今日大雪:有书相伴的冬天,很温暖!



今日大雪,寂然辗转的时光,把我们带进了仲冬时节。大雪,太阳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白居易《夜雪》有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用雪厚压断竹枝来将描写大雪后的雪,虽不“闻”其声,但已知其茂。
冬是静美的,从容的,只有懂得她的人,才能听懂冬的密语,是柔美的,是欢喜的。走进深冬,细细聆听每片落叶的柔柔声音,那是来自冬天最美的声音,从光阴深处带着喜悦而来。一个人小坐在冬的阳光里,把一本闲书,看一片闲云,握一盏清茶,浅酌低吟时光里的那一抹清香。

冬夜坐对一窗雪,如同坐对一卷书。窗外,是孙康夜读的皑皑映雪,屋内的人手捧一卷书。万物寂静之夜,听雪落寒窗。煮酒、品茗、读书,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美好的事吗?


几度风雨,几度寒凉,春去秋来,一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尘世的跌跌撞撞中,读懂生命,读懂美。很多时候,感叹光阴匆匆,太匆匆。平淡而从容,无愧于心的活着,不惧光阴短暂,不惧红尘薄凉,坚守内心的一份纯净,遁寻春夏秋冬的足迹,花开花落,都是诗,都是光阴的馈赠,值得我们好生珍惜。

把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雯读到朝辉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即便从青春读到暮年,从黑发读到皓首,也自痛快淋漓,无怨无悔。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

读书的人不会孤独。这个世界上,寻求热闹的人常常会觉得孤单,精神贫乏的人常常会觉得孤独。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心灵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静坐在你的对面。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

寒冷的冬天,书是我们心中最暖的一首诗,温暖我们生命里雪花纷飞的季节。有书的日子,冬天不会再有寒冷,有书的日子,一切如诗如画。有书的陪伴,冬天很暖,很暖。


附1:《复旦中文系教授严锋开的“不必读”书单》

1.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小说
除了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三言二拍”等以外,好的真是不多了。比如《封神演义》,人物刻板,情节单一,思想陈腐,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2.绝大多数的西方通俗小说
绝大部分都是垃圾,包括许多知名作家和知名作品。
3.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
哲学有很多功能正在逐渐被科学替代,所以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淡出普通读者的视野了。
4.绝大多数的从“五四”到1949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除了鲁迅、沈从文、老舍、张爱玲、曹禺等少数几位,总体上真的比较幼稚,从普通读者的角度,真的看不下去。
5.绝大多数从1949年到1976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这段时期的作品,非文学的因素占比例太大,而这些非文学因素也已经时过境迁,今非昔比。
6.绝大多数的当代中国人写的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是最难写的小说之一,需要经历、学识、性情、沉浸,最吃细节、韵味、笔力、文字功夫,这些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尤其困难。
7.所有名著的续书
无论中外,名著的续书都很失败,道理很简单:期待太高,此作者非彼作者。《刘心武续红楼梦》《德温特夫人》《斯佳丽》《傲慢与偏见与僵尸》......都完美解释一个成语:狗尾续貂。
8.所有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阴谋论类书
骗人的,没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大雪:有书相伴的冬天,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