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小编 发表于 2018-11-30 15:56:26

第1186期【志耀专栏】徐志耀:《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三)


徐志耀

一、课文分析:这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老课文的上法已经有许多经典的方式,要上出新意,关键不在于在文本解读和教学方式上有什么异想天开的做法,而是要依据教材及学生情况,仔细阅读文本,做出合理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文中细节描写把握展现人物心理及性格的方法。
2、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的思想内涵。
3、结合背景材料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追求。
详第详见:1172期《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

三、教学过程:1、导入:
2、整体把握。
3、分析人物形象:
   详见:1180期《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二)
4、体会精神追求。

提示:
①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鲁迅先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他为什么后来又弃医从文?(两件事影响:匿名信事件及看电影事件)前面我们说了,当时在日本中国人受歧视很普遍,那么为什么这两件事会如此深刻地影响他呢?(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内心感受的语句)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3)到别处去看看,如何呢?
(5)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29)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31)呜呼,无法可想!
②鲁迅先生前往仙台,仅仅是为了学医吗?他在途中为什么只记得两个地名。(“日暮里”是当时中国日暮途穷的写照。朱舜水在国家灭亡后,宁愿客死异乡水户也不愿为亡国奴,说明对祖国的情感)
补充材料:前面讲鲁迅先生自称剪发是因为太热,但他在剪发后照了一张相片,并题诗一首:“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的爱,始终在祖国那里。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鲁迅先生一直在寻求救国的道路。
③在仙台,什么使他这种救国之心更加迫切?(遭受的歧视)
弱国的人是低能儿,是在逻辑上根本不通,但在那些日本学生眼中却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他意识到,他们歧视自己,并非歧视自己这个人,而是歧视什么?(中国这个国家)他在前面写自己在仙台得到的优待,只是“物以希为贵”,还以白菜、芦荟类比。虽然被尊为“胶菜”“龙舌兰”,但归根结底它们也只是普通的植物,只是因为少见才得到了这样的待遇。可见,他得到的优待也并非是别人尊重他,是因为什么?(当地人没有见过中国人)所以,他对别人歧视的感受才特别深。
④“看电影事件”为什么让他的认识改变呢?实际上,鲁迅先生的同学回忆他们看电影时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人喊万岁,并且后人在查找仙台医科学校档案时也没有发现那个电影胶片。不过当时仙台已经有了电影院,这个场景很可能是在电影院中发生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把两者联系起来呢?(读31节,注意“酒醉似的喝采”)酒醉让人意识麻木,这些人是清醒的,他们对什么麻木?
补充材料:这一场景后来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大家可以看看这些描写有什么共同之处?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药》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阿Q正传》
作者把一处围观者比喻成鸭子,另一处比喻成狼。可见,这些人都没有自己的灵魂,还在吞噬着别人的灵魂。此时的中国人对什么麻木?(对国家的现状、个人的处境是麻木的)
总结:鲁迅先生已经意识到自己遭遇歧视是因为中国是弱国,而从这个事件中他发现了中国孱弱的根源在哪里?(思想)而唤起思想的途径是什么?(文艺)
那么,这条道路他走的顺利吗?
补充材料:《〈呐喊〉自序》中记载他办杂志失败,钞石碑,金心异(钱玄同)来找他,他说了铁屋子的故事。但他并非真认为铁屋子不可摧毁,因此以“呐喊”为自己第一部小说的名字,就是希望唤醒沉睡或沉醉的人们。
此刻,他依然在战斗吗?(依然战斗,最后一节,“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其实,鲁迅先生在当时不仅要面对“正人君子”们的攻击,一些左翼的青年同样也激烈地对鲁迅先生展开攻击,他时刻感到自己是孤独的。孤独的战斗让人感到疲倦,但什么重新激发了他的勇气?(藤野先生给予他的精神鼓励)
5、总结:
在《藤野先生》中,有着两条线索,一条是他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另一条是他寻求救国道路的历程。两条线索最终在文章的最后得以汇聚在一起,正是藤野先生的精神激励,让他继续在孤独地战斗着。藤野先生或许是个很普通的人,鲁迅先生认为他对自己的帮助是为了让中国新医学或许也是过誉之辞。但他给予鲁迅先生以精神上的鼓励,教会他做人做事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伟大的。

四、教后记:教学完本课之后,有几点感觉。一是早年上这课常常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外貌描写,但近年来不这样做了。因为发现,以白描的方式展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实在是太难了。不如与后面《列夫·托尔斯泰》中以比喻、夸张的方式来描写人物联系起来,这样容易把握。先白描,再详细描写,更容易掌握。二是单元教学是一个整体,文中所讲的细节描写,必须要与《回忆我的母亲》《美丽的颜色》等课文联系起来方能把握,一篇课文很难让学生掌握,何况本课并非人物传记,而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因此我让学生先对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以其它文本强化,最终通过作文训练来体现运用方法。
(完)
作者:天品正连接@装修流程,装修视频天品正连接全国各地装修团队用装修视频记录装修过程中的每一步,分享给广大网友,如今各装修爱好者已经在各微信群里面活跃交流,每有新装修培训课程都会在微信群同步,欢迎大家加入交流,加微信会拉你入群的.添加微信:tianfuzx如果对装修有问题可以在天品装修论坛搜索相关知识!还有更多装修效果图的展示及实现施工记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1186期【志耀专栏】徐志耀:《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