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小编 发表于 2018-11-17 15:00:46

佛山陶瓷品牌节,第八届全国陶瓷人大会ncpc,暨首届中国陶瓷品牌节ccbc


第八届全国陶瓷人大会(NCPC)
暨首届中国陶瓷品牌节(CCBC)
将于今年12月23日在广东佛山盛大开启

-------------


值此,《陶瓷信息》推出“首届中国陶瓷品牌节暨中国陶瓷品牌强国宣言”系列报道,以品牌之名,立足全球化视野,从全产业链角度追古溯今,全景展现中国建陶品牌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内黄新十年:逐鹿全球,弯道超车》为该系列报道的第二篇重磅之作,全面展示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中原地区新瓷都的崛起之道。


▲内黄陶瓷工业园入口。



内黄新十年:
逐鹿全球,弯道超车



河南内黄,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布局陶瓷产业,蓄势带动经济发展。十年来,内黄县累计引进了总投资100多亿元的40多家陶瓷及配套企业,一个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园区,在内黄城南5公里处贫瘠的盐碱地上拔地而起,成为中原最大、全国知名的陶瓷生产基地。2012年,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原陶瓷产业基地”称号。


品牌经济是推动建陶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依托对规划、工艺、设备和品质的严苛要求,内黄县从产业发展之初,就致力建设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基地,并且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内黄建成省级陶瓷产业园区1个,拥有河南省建材行业30强企业3家、安阳市五十强企业1家、中国陶瓷质量创新企业2家、中国陶瓷城镇化建设品牌2个、省市名牌产品17个、省市著名商标7个。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内黄陶瓷产业逐步呈现燎原之势,“内黄陶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成为建陶行业最具成长性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之一。


当前,内黄陶瓷正在政企合力之下快速推进,并积极围绕环保升级、产品研发创新、品牌塑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一个新兴瓷都在中原大地上快速崛起。


近年来,内黄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加速工艺、设备、品质和环保升级,强化核心技术支撑,全面加快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基地建设,推动陶瓷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过去10年,一座新城在内黄县城南郊拔地而起,中原瓷都的强势崛起足以令陶瓷行业侧目。图为内黄陶瓷工业园区一隅。


起步集聚阶段
(2008年-2012年)

从平原农业县到“中原瓷都”


内黄县过去并无生产陶瓷的历史,也没有成规模的大型产业。2008年7月,中福陶瓷第一条渗花砖生产线正式点火投产,内黄才真正与陶瓷结缘。



2009年初,伴随着国内陶瓷产业新一轮的战略扩张和布局调整,内黄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园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陶瓷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倾全县之力开展陶瓷产业招商。下半年,大批陶瓷企业涌入,揭开陶瓷企业在内黄集聚的序幕。


内黄是一个传统的平原农业县,地上无山、地下无矿,工业几乎为零,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县域经济总量在河南省一直在低位徘徊。当地政府认识到,经济发展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工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发展工业经济必须借助外力,在工业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上求突破。多个产区发展历程证明,发展陶瓷产业,不仅可以振兴地方工业,还可以拉动商贸、物流、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经济,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当时,我国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山东、江西、辽宁等地区,在广阔的中部地区,还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和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的空白,使中原地区成为全国大型陶瓷企业竞相发展的区域。占领中原市场制高点已成为陶瓷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缘于此,内黄县坚定了发展陶瓷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提出要用3-5年时间,打造立足河南、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中原瓷都”。


巨大的市场、优越的环境,吸引福建、山东、浙江等地陶瓷企业纷纷到内黄投资建厂,内黄迎来了一股陶瓷发展热潮。在随后的几年间,内黄陶瓷产业始终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每年都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每年也都有一批生产线建成投产。2009年有3家陶瓷企业进驻,2010年有3家陶瓷企业进驻,2011年有2家陶瓷企业进驻,2012年有7家陶瓷企业进驻……


至2012年底短短五年时间,内黄建成20条大型现代化陶瓷生产线,一个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集聚区在内黄快速崛起。内黄,也从一个与陶瓷毫不相干的平原农业县,“无中生有”,成为中原陶瓷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在中国陶瓷产业版图上开始崭露头角。


安阳新南亚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回忆说,内黄陶瓷产业起步之时,同省的许昌、禹州、鹤壁等地都早于内黄大力发展陶瓷,但如今内黄早已实现后来居上,成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产区。


“中原瓷都”破茧而出。


陶瓷产业的迅速崛起,给内黄带来了丰厚的回馈,不仅支撑和带动了电力、物流、餐饮、住宿、房地产等产业的繁荣,也解决了群众的就业及增收难题。全县陶瓷企业直接用工1.5万人,带动就业2万多人,每年给工人发放工资5亿多元,为群众创收超过10亿元。陶瓷产业对全县工业经济贡献率超过40%,对GDP贡献率将近20%。


2008年至2012年是内黄陶瓷产业的起步与集聚阶段,为今后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时期,内黄陶瓷企业以普通抛光砖、普通瓷片为主,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销售区域主要在三四级及城镇市场,产品销售模式则以批发为主。品牌方面,陶瓷企业以厂牌为主,多品牌操作,品牌意识不强,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高。



作为一个新兴产区,内黄陶瓷企业的生产线多为宽体窑。图为内黄某陶企车间实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山陶瓷品牌节,第八届全国陶瓷人大会ncpc,暨首届中国陶瓷品牌节c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