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墙系龙头“埋深”,到逆淘汰的泥潭
本帖最后由 张工水电 于 2015-12-27 21:54 编辑从入墙系“埋深”,到逆淘汰的泥潭
入墙系列 “埋深”设计,是入墙系列人性化的一个大问题。而水电工,水电系统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
话说我是装过一些入墙系列的卫浴洁具,他们除了共有的对安装严谨以外,同类的产品不同的品牌,在结构设计上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安装要求不是水电工自己搞不明白,就是根本结构不够人性化。比如入墙系列“埋深”的设计,有的只给你留了25毫米的“埋深”距离,有的给你留了20--60毫米的“埋深”距离,当然是后者更有利于实际情况。因为要求墙砖“埋深”厚度绝对在25毫米,虽然这是多数墙体贴砖的厚度,但都按此要求就不切实际了。而20--60毫米“埋深”设计,它涵盖了20--60毫米的墙面铺贴的可能。
任何品牌若想成长起来,必须有亲近一线的笃行态度,有让产品合理人性化的踏实意愿。但是我们市场粗放成长的三十多年,蓬勃的市场机会给了有些人“做大”的机会,其实根本上没有做强。这些年我没少经历产品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而这些不合理,作为一线最终为质量负责的安装环节,如果不能谨慎的,警惕的辨识出来,那就等于在最后一道关卡上给不严谨的产品发放了通行证。最终的麻烦一定在客户使用中体现出来。而后反过来也是安装者的麻烦,因为出了问题客户不知道是安装技术问题,还是产品质量问题,首先咨询的还是安装人。
说水电工是家装水电产品质量,最后一道关卡,当然对水电工这样的要求过高了,其实这些问题是依靠整个社会体系的健康才能达到的。比如媒体的公平公正,“为弱势群体说话”的原则,比如严谨严格的质检环节,比如中立的第三方认证,这都是成就严谨氛围的关键环节。但是贪腐盛行的社会,成就了逆淘汰的氛围,这就很难出现普遍意义的产品质量严谨。包括昨天宣判沈颢案件,媒体“有偿不闻”俯拾皆是,这些氛围成就了产品质量的泥潭。
所以,还是在产品质量“我”这个环节尽量把关,虽然我已经被这种态度把自己拖入了泥潭,但是还是不能不承认家装水电从材料到安装这最后一关的价值。
支持张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