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时代,成就自己
作为读者必须得警惕:一位二百多年前欧洲学者对遥远东方的描述,有多少寥误存在?历史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但是也得清楚正史,野史,以及作家个人价值观对历史记述所带来的一定程度的偏颇。具体说到对这页内容的感悟,历史学家发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没有因为频繁的改朝换代而有太大改变,而欧洲诸国在不停的战争中发展出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以及人本精神,这就成就了东西方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也就可以理解,封建中国在缺乏活力的政治体制下,自然缺乏生产力的创新。
这样的束缚泛泛而言是生产力缺乏活力,具体来说,可以说技术和技术工人地位低下。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去日本买马桶盖,也就可以说是“积蕴深厚”了。
那么到今天,那个在明治维新之际,由学习中国转向学习欧洲的日本,有几百年甚至近前年历史的家族企业,也有被视为国宝的做寿司的师傅。一个做寿司的师傅成为国宝,这不是简单的个例,这是在一片重视产品质量,重视产品质量以人为本的土壤里茁壮而起的。国富民强,民强国富,日本的现实都是基于深厚久远的历史背景。
我们历史上出现过鲁班,李冰,但还是太少太少。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自己追求极致,也做到了某些方面的极致,因此会承受别人难以理解的压力,甚至有时自己都承受不住,这有个人耐力智慧的原因,也必定不排除这环境背景压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是大发展的时期,社会在转型,很多方面都在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而全社会的产品质量提高,已经是万众所盼。这是历史性的转折机会,切勿被此前的环境惯性压力所束缚。在这个不可思议的社会转折点之后,一定是产品质量和技术工人的地位大幅度的提高。
而这样社会贫瘠,行业规范贫瘠,从业者素质低,但行业又非常重要的基础上,也必然会成就我个人。所以,个人在历史性机遇面前,还是要保住健康,保住生命,方能成就自己。
言之有理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