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小编 发表于 2019-2-21 09:33:18

精选|街外有街,巷内有巷 /200平米公寓



我叫赵楠
我是一名建筑师,我出生并生活在北京
我认为可以以建筑师的身份,
从空间、观念、印象的类型和角度
来研究它、设计它
这很有趣,也有挑战,
所以我接受了这个项目的室内空间设计工作


项目名称:内巷
类型:住宅
地点:北京
建筑面积:200平米
实际使用面积:160平米
项目类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深化设计及监理:雅思睿设计研究室
实施及施工:桉瑞塔建造实验室
软装设计:ARCHISTRY design&rearch office
主持建筑师:赵楠
设计团队:赵楠 张娜
摄影:蔡云普



这对来自北京的夫妇来和我讨论时
表达他们需要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感受
需要类似传统北京“胡同”中的空间感受(并仅两人和宠物在此居住)





在房屋的中央,是一个功能性的走廊
走廊的后区包含了业主的串联的隐私空间
窗户,窗帘,格扇,隔断门,
可以调节并起到阻挡作用
同时照顾到了隐私,也考虑到了开放度的可变性
      
当业主关上这个走廊中所有的木门和镜子的门时
这个私人空间便与外界
有了较强的界限及相当的距离
而留给业主自己的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有仪式感的清净区域





我基于“内巷”的概念
在设计的过程中尝试很多的可能性
而在建造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普通的建造、装修方法去实现和表达它


我也执行了很多我们所谓的
空间的“搭载”与“卸载”设计





当业主想要更多隐私和隔离时
他们使用格栅、窗帘等构造
而当业主需要更多的宽阔空间和开放度时
他们不使用





为了将空间面积的观感和效果扩展到两倍或三倍
我去掉了一些室内的分隔墙体(来合并不同的小空间)


空间的原状是一个典型的方正的住宅楼的户型样子


我把不同类型的房间视作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体
每个空间体设置至少两个或更多的
与其它块体的“连接” ,例如洞,窗户或者门
由此整体空间形成了墙体掩映,空间流动的效果
就像是“街区内的街”,“胡同里的巷”





我们向业主提供了更多元的,更自由的
空间连通的选择
业主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自主的可能性
去开发,创造他们自己的美好生活
一边体会着空间中自由关联带来的便利
甚至可以随时无障碍地与家人和亲人直接交流





在这个项目中,我坚持选用原生的材料
石材、木材、金属和玻璃等
并坚持对它们进行很少量的处理


我使用了室内装修和建筑搭建的
通用,兼容的材料和搭建方式
实现更多开放,整体氛围和谐的效果
在“自然在线”的思考和文章中,阿尔瓦.阿尔托提出
建筑师所创造的空间应该是一个和谐的
尝试用线索把生活的视线和时间编织在一起的世界
而用来编织的最基本的经纬
就是人纷繁的情感之线与包括人在内的交流与互动





这个项目最大的挑战是
作为一个建筑师和设计师
我在这个项目设计时经常要面对
“在这个空间里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的问题


所以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 我对这个空间的体会,设想,调整和优化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努力降低或减少颜色、形状等元素和手法对于设计的干扰,而专注于生活的方式,仪式等本质上





业主可以随意选择
在厨房,卧室,客厅或某个桌子用餐或工作
并随时看到、感受到
整个大面积空间带来的便利和感受
也瞥见整个空间和成员的状态
这大大提升了同一时间内业主对于整个空间的感知和了解
也大大提升了整体空间的视觉和感知的使用效率
在这样“昂贵”的城市中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很有意义


△宠物室

学习装修知识到天品工程,装修效果图借鉴装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选|街外有街,巷内有巷 /200平米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