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小编 发表于 2019-2-19 09:58:19

竹雕新旧辨别与断代




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


  《古玩指南 · 竹刻》:“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
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开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涌现了“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雕刻技艺的精湛,远远超越了前代。作为文房清供的重要门类,竹雕艺术品的市场潜力稳中看涨,前景良好。正因为如此,近年浙江、河北、上海、天津等地皆有竹雕作伪造假现象,有些造假集团出产的高仿品几乎可以乱真,令人防不胜防,故而了解竹雕的作伪及鉴定方法,在实战中显得尤为重要。

辨别方法
  包 浆


“包浆”又称“宝浆”,南方称之为“皮壳”,是老物件表面因时间悠久自然氧化而形成的一种表面类似角质的氧化层。




清 竹雕松树形笔筒


竹雕老件包浆的光泽是一种自然柔和、火气全消的宝光,是悠悠岁月留下的一种历史痕迹,予人虽经岁月磨难却始终宠辱不惊的感觉,从中自可悟到岁月沧桑之感。




明 竹根雕松树罗汉像






明 竹刻松树小壶 濮仲谦制


包浆与污垢毫无关系,目前文物市场上许多似懂非懂或别有用心的经营者经常将包浆和污垢混为一谈,混淆视听,误导初学者。
部分水平低下的所谓的“老玩家”亦是人云亦云,以道听途说之言论大放厥词,使闻者不知所云,此风确不可长。
以15倍以上放大镜看竹雕老件表面,可发现不规则交错、深浅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迹,其平面竹丝、竹肉呈明显老旧感。




清 竹雕人物故事香筒
  色 泽


竹雕老件表面色泽浅黄、棕黄、棕红、褐红色,这是当初基本上在雕刻前都对原料作染色防腐处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




清宫旧藏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






清宫旧藏 竹雕留青松根式笔筒


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席器物,因长久使用所呈现自然色泽及光泽,在常磨擦与死角间会形成浓淡之分,且中间多有过渡色,竹皮表面色泽会比竹肉凹陷部分深。




清宫旧藏 竹雕松树洗




清 竹雕松树水丞


而新仿竹雕颜色均为新染,色泽一致,无浓淡之分,更无过渡色,显得不自然。
新仿竹雕因竹皮部分硬度密度大,不易着色,故竹肉凹陷部分颜色比竹皮表面色泽深,且竹皮部分颜色经过一段时期会逐渐褪色。




现代竹雕艺术品


  手 感


以手仔细摸抚雕件表面,通过新老比对,你会发现区别甚大。
老件竹雕经上百年使用把玩,你会发现手感柔顺、滑不涩手,无剌手感;新仿竹雕因时间短的原因,棱角分明,摸过普遍会有扎手感。




清晚期 竹雕梅花笔筒


  岁月痕迹


老件竹雕经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处会日积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当结实,基本与雕件形同一体,以针挑也不易去除。
新仿竹雕多以鞋油、黑墨或黑蜡填入掩盖,针挑时感觉较软,用清洁剂喷洒后,以牙刷刷过很容易去除。








清 竹雕山子


  断 面


老件竹雕因竹丝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经上百年以上风化、热胀冷缩及湿度变化,使竹丝断面的点突出竹肉相当明显,岁月越久落差越大。
以15倍以上放大镜看老竹雕竹丝的突出点,根据时间不同,分别呈晶莹透明及半透明状,形如鱼卵,色如琥珀,如是明末以前老竹雕,其竹丝顶端往往呈破裂凹陷状。




明 竹雕竹枝笔筒 濮仲谦制


新仿竹雕断面看新,竹丝断面的点与竹肉在同一平面,并无突出情形,竹丝断面的点没有晶莹半透明感。
  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泽与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浆,竹丝断面的点突出竹肉,外露的侧面竹丝会较浮出,竹肉会收缩成细条状沟槽。
新竹雕外露的侧面竹丝与竹肉平,无明显落差。




清 竹雕镂空松树形洗


  重 量


老件竹雕除了以上特征外,因经百年以上脱水,上手时感觉比重较轻;新竹雕含水量高,感觉笨重,有明显压手感。




清宫旧藏 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


市场新仿竹雕辨别特征


  仿品最多的中小名家款阴刻臂搁


原因较易仿,只依原件图片一比一去摩刻仿,阴刻难度低,露出破绽痕迹较小,只要以黑墨或黑蜡填入掩盖。




清 竹雕老人题壁臂搁 吴之番制


仿中小名家臂搁一两万很容易卖出,本小利多。可能以老竹器改制成臂搁,正面皮壳色泽如同老件,但最大破绽为断面干净没任何污垢,竹丝断面的点与竹肉平,没有老件竹丝断面的点突出竹肉现象。








清嘉庆 竹雕“孟姜匜”铭文臂搁


且在雕刻凹处,新品无污垢,有的会以黑墨或黑蜡填入掩盖,但此掩盖喷洒碧丽珠后,以牙刷刷过很容易去除。新品雕刻凹面将覆盖物清除后,其颜色变浅淡,无包浆光泽。
  新仿较少的笔筒






清 竹雕人物笔筒 朱三松制


常见的高浮雕笔筒仿品,因雕刻难度高,不容易仿得像,雕刻后以涂料浸染表面。




现代竹雕艺术品


最大破绽在上下断面,断面无污垢,竹丝断面的点与竹肉在同一平面,并无突出情形,竹丝的点没有晶莹半透明感。
  新仿竹根雕较多的仿青铜器摆件






清 竹雕出戟尊




清 竹雕螭耳匜


新品感觉笨重,没有轻巧感。竹丝断面的点与竹肉在同一平面,并无老件突出情形,竹丝的点也没有晶莹半透明感。




老件竹丝晶莹剔透






新作竹丝干涩


如何判断竹雕的年代
  颜 色


一般年代越久色泽越深,明末---褐红、清初---棕红、清中---棕黄、清末---浅棕黄。




明 竹雕飞熊




清 竹雕蟠松水丞
  断 面


竹丝断面的点突出竹肉,越久落差越大,老件竹丝的突出点晶莹半透明如琥珀色。




清 竹雕荷花蟹臂搁


清末可看出点突出,清中以上放大镜观察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鱼卵子分布其中,明末清初以放大镜观察可看到竹丝的突出点明显破裂情形。
  构 图


人物图,明末清初以近景为构图中心,人物占画面较大,可清晰看到人物表情,及身后枝叶细致刻划。
清中期以后,只见人形。阴刻山水受周芝岩影响流行于清中至清末。金石图流行于清末民初。










清宫造办处制 竹根雕采药老人
  技 法


透雕——明末清初
高浮雕——明末清初
陷地雕——盛行清初至清中
浅浮雕及薄地阳文——明末清初
深雕——中期
浅雕——清中晚
毛雕——清末


雕刻技法年代越久越深,年代越近则越浅。






明 竹雕荷花香筒




清 竹雕山水人物笔筒


分辨名家落款


  现存名家落款老竹雕有六种情况


· 亲笔题款
· 弟子提笔代刀后加
· 弟子作品刻师父款
· 师父身后弟子假冒
· 当时或稍后工匠所造假伪品
· 老竹雕上加刻类似风格的名家款
· 现代由作伪者自己摹刻或凭空臆造




清 竹根雕骑鹿寿星 鹿上刻阴文“宏裕作”


  如何分辨名家落款竹雕真伪


要从个别名家艺术风格和雕刻技法特点,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鉴别。
熟悉和掌握其艺术风格和雕刻技法很重要,从已经确认无疑的有款识作品入手,找出其个人风格特点作为标准器,在实务中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
凡是雕工技巧不够、风格不对、年代不符合或款式不符,其中有一项不符合,都应排除是真品。




清宫旧藏 竹雕葫芦式盒






清宫旧藏 竹雕荸荠式小盒






清宫旧藏 棕竹七佛钵


收藏竹雕,应不重虚名,唯求务实。所谓不重虚名,是鉴赏竹雕时,作品的文物价值与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以器物上落款有无名头来论断。
所谓唯求务实是强调作品价值高低,只以作品本身所表现艺术性、刀工、年代及其品位为尺度。




清宫旧藏 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


这些年来,国际上及大陆拍卖市场,也采取这种观点,竹雕文物拍卖价格定位,主要依据就是:
1、刀工;2、艺术水平与流派风格;3、年代;4、传世数量多寡;5、作品品相好坏。



学习装修知识到天品工程,装修效果图借鉴装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竹雕新旧辨别与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