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郊区,捡个房子住住
一座废弃的水泥厂,一栋无人问津的设备楼,
这是设计师蝈蚁对自己家最初的评价。
当全世界的年轻人挤破脑袋想在一二线城市买套房时,她却搬进了一个倒闭的水泥厂,远离城市去山里生活。
水泥厂改造前(外观)
水泥厂又名浙江交通工程水泥厂,1954年建成,2012年停厂关闭后便废弃至今,逐渐被人遗忘。直到2017年8月,让正在找房的蝈蚁误打误撞的遇上。
蝈蚁回忆自己刚见到它时的感觉:“破败、粗犷”,裸露的混凝土上都是厚厚的水泥灰,居住舒适度为0。
水泥厂改造后(外观)
也不知是哪儿来的勇气,仅1天的时间她便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租下城郊废弃水泥厂10年,花120W改成能舒适居住的家。
改造前,房子除了架构还在,连水电都没有。对于这样一栋楼梯系统几乎为0的五层老建筑,改造难度可想而知。但蝈蚁仅用4个月时间,就让它重新活了过来。
Q & A
Q:这个水泥厂有什么魔力能让你当天就交定金租下?
A:因为像这样纯水泥浇筑的老建筑真的很少了,希望能用另一种方式保留下它们吧。
Q:改造难度这么大,哪些困难让你至今难忘?
A:哈哈太多了,改造这样的废弃老房就好比升级打怪,心理准备要提前做好。
Q:如此耗时耗力的改造,将来搬走时不会遗憾吗?
A:改造它确实需要勇气,不过既然自己喜欢,又在能力范围内,那就去做吧,经历过就不会留遗憾。
Q:改造后的水泥厂,住起来真的舒适吗?
A:入住非常舒服,空气好、安静、景色也好。
认识她
在家屋主:蝈蚁
我是一名室内设计师,毕业至今从事的都是与设计相关的事。一直以来都认为,能把喜好融入生活是件令人快乐的事,目前也正沉浸在设计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房屋信息
坐标:浙江·杭州
使用面积:400㎡
改造时长:4个月
花费:120W(70W硬装+30W软装+20W租金)
改造灵感:因为前身是水泥厂房,最最地道的工业风,所以我要做的就是让它尽可能的现代些,毕竟它65岁了,个人比较喜欢北欧风格,所以整个风格有些工业与北欧的混搭。
临街玄关:用橱窗把家展示出来
入户门临街,改造时特意将整栋楼刷白,为了外观的整体感,入户门也选了白色。门前特意留了盏灯,那种夜晚回家有人留灯的温暖,让这儿变得更有家的感觉。
对入户的设想,是像展示橱窗一样,毕竟有太多的小心思想展示出来。
玄关的橱窗里放置了自己的画作和亲手组装的恶棍机车,因为喜欢复古的老物件,这里也成为了收藏品的展示场所。
一层会客厅:保留老建筑的粗犷质感
茶几:Monica
吊灯:House Doctor
皮质沙发:梦思雨家具
因为整个建筑本身就是纯度极高的混凝土色,当下的房子很少能呈现出建筑本身的材质,所以装修时我也刻意保留了原来的水泥顶面。
一层的主要功能是会客和创作,客厅区用皮质沙发和绿植来装饰,两种元素能与顶面的粗粝形成鲜明对比。
吊灯:House Doctor
客厅的对面,是我日常创作绘画的地方。朋友们来时,这张大桌子又能变成聚餐用的长餐桌。
这个空间里的软装饰,基本上能自己动手的就不买。像桌子是木材市场淘来的木材,自己上木蜡油定制的,而墙面的装饰画也是用卡纸手工剪贴出来的。
除此之外,家里的水磨石地面也是自己动手铺设的。我们在地面基层浇筑了6-7公分的商品混黏土,打磨后又铺浇了2-3公分配比好的白水泥,等干透了再水磨地面,前后花费了不少心思。
水磨石地面细节。
位于一层两个功能区的正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圆洞,原本是安放大型搅拌设备的地方,装修时特意保留下来,如今变成了能连接五层空间的楼梯系统。
楼梯的钢板是画好图后,厂家按图采割折角并现场焊接的。为了能与旋转楼梯呼应,最后手工焊切出了中间的旋转圆柱。
二层阅读区:圆洞顶端改圆桌
二层的面积有90㎡左右,主要是厨房、餐厅与圆桌阅读区的位置。
从旋转楼梯上来,便能看到这样一个空间。圆洞的顶面和墙体柱头,经过打磨后用木板饰面,被改成了如今阅读区的圆桌。
墙漆:多乐士(14YR 10/434)
为了能与整个空间的低饱和度配色形成鲜明反差,特意将阅读区的背景墙刷成了鲜亮的红色。朋友们每次来玩时,对这个空间的评价都很高。圆形桌面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能带动整个二层空间的流动性。
为了防止被水泥粗糙的表面刮伤,特意在靠近楼梯口的位置全包了木板,装饰的同时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圆桌视角看向餐厅与厨房。
二层厨房:砌出来的操作台
餐厅与开放式厨房同处于一个大空间,因为厨房中岛的抽油烟机需要烟管,所以仅在厨房区做了吊顶,如今看来也算是两个空间的区分吧。
壁挂杆:宜家
厨房的岛台和橱柜操作台,是装修时现场用砖和水泥砌出来的,内嵌橱柜扩充收纳空间。橱柜的尺寸是提前测量预留的,为了方便厨房小家电的使用,在砌橱柜操作台时也留出了插座的高度和数量。
现在墙面预留的插座,刚好够SMEG厨电小家族的数量。
厨房里原木台面与大白墙的搭配,简约清新。为了防污,特意在靠近操作台的位置整铺了人字拼瓷砖。没有做吊柜,便用木隔板代替了储物柜的功能。
吧台凳:MUTTO
置物架:老工匠铁艺家居
厨房的岛台,也能作为日常用餐或下午茶的地方。灶台也设置在中岛,做饭时有家人陪伴聊天,这样的下厨感受相当温暖。
二层餐厅:落地窗前的餐桌
餐桌椅:HAY
吊灯:MUTTO
水滴镜:弥生志
玻璃储物柜:宜家
餐厅外连接一个小露台,为了能将露台的好景色引进室内,特意将餐桌设置在了玻璃落地窗前。大面积的采光能直接照射进室内空间,用餐时也能晒到阳光。
窗外景色。
为避免阳光刺眼,特意在窗边挂了亚麻纱帘,室内氛围也瞬间变柔和。
三层客卧:拥有独立大露台
向右滑动 查看观景露台情况
床品:亚麻世家
床头柜、床:榛香旗舰店
3-5层是较私密的卧室空间,3间卧室独立分布在房子的每一层。每间房内不仅拥有独立卫浴间,像这间位于三层的40㎡大客卧,因为结构分割的缘故,还有一个独立的观景露台。
黄铜壁灯:House doctor
房间内以原木家具装饰,能中和水泥的冰冷感。当初因为资金不足,没有给家里装地热,如今只能用软装和移动电暖气片来给室内增添温度了。
茶几:麦梵
地毯:青山美宿
黄铜吊灯:森琪灯饰照明
细心的朋友应该能发现,几乎每个空间都有一扇大大的落地窗,这样设计一是为了补采光,二也是因为窗外的山景实在难得,根本不忍心砌墙。不过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这个观景休闲区。
电视柜:宜家
原本连水电系统都没有的老厂房,如今每间卧室都能拥有独立的卫浴间。改造时重新设计了水电系统,卫浴间都有做地面抬高,下水排污都在下面。
因为卫浴间那边没有窗,考虑到采光问题,仅砌了半墙将两空间分隔。
利用玻璃门,将卫浴间做了简单的干湿分离。最初本想做一个全黑空间,选瓷砖时临时改成了如今的黑白灰配,两种马赛克瓷砖拼搭出的效果也很棒。
浴缸:极有家
半透明的卫浴空间,泡澡时也能看到窗外露台的景色。
四层客卧:下沉式LOFT结构
四层的层高近8米,在做空间结构的规划时,想利用层高优势做点不一样的改动,于是利用楼梯架将四楼做成了一个下沉的独立LOFT卧房。
地毯:青山美宿
落地灯:宜家
墙面装饰圆镜:竹欣源家居
在进入四层卧室前,最先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休闲区。捡来的铲架用水冲刷了好多遍,铺了定制坐垫改成了简易小沙发,平时可以坐在这里听音乐或阅读,从楼梯下来就是睡觉的地方。
床品:亚麻世家
吊灯:日本作家安土草手工吊灯
休闲区视角看向卧室,层高赋予了这个空间通透感,不用多余的装饰,自然光线就是卧室最好的软装。
个人很喜欢亚麻面料的触感,不像棉布那样柔软,但看起来又很有质感,所以整个卧室空间从床品到窗帘都用了亚麻面料。
五层主卧:三面环窗
位于五层的卧室,三面环窗,把窗帘全拉开时整个空间十分敞亮,躺着也能看风景就是它最大的特点。
主卧内这样尺寸的玻璃,虽然好看但安装难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当初用吊车将玻璃和工人一同吊起,一边砌玻璃一边加固墙,才实现了如今这样一间观景卧室。
如今躺在床上便能看到山里的雪景,当初经历的那些困难也算值得了。
以上就是设计师蝈蚁的家,一栋被人遗忘的破旧老房,她花20万租10年,却用了100万去装修改造。
宅sir最初其实挺好奇,按着中国人对买房的执念,这种事儿真的少之又少。不过在跟蝈蚁的聊天中,能感觉出她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与其把大好的青春献给人挤人的北上广,不如回到真正热爱的地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