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冬至饮食
南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在南方地区十分盛行,汤圆是冬至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汤圆是用糯米粉加水搓揉而成的圆形“小球”,里面为了口感好,里面一般会加入黑芝麻等辅料。“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潮汕地区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至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冬至团” 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 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吃饺子
关于冬至吃饺子的说法有很多,得到普遍认同的有两个。
其一为纪念“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其二为民俗专家认为冬至是阴阳“交子之时”,所以这一天吃饺子有“顺从天意”的意思。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冬至这一天好好团聚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冬至养生
壹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
贰
民间素有“今冬进补,明年打虎”的说法,强调冬季进补之重要性。
多吃温润的食物。冬季既不适宜吃生冷食物,也不适宜进食过于燥热的食物,以防内热出现口鼻干燥、口腔溃疡、口干口苦、面部痤疮、大便干燥等症状。对于体寒者,宜适当吃一些温补食品,例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饮食以清淡为原则。
冬至起居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活动。春夏为阳,气候温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
冬季的3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保护身体的阳气,不要使阳气过度耗散。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则次年春天容易发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现象,对养生不利。因此,这个时候应该从起居饮食上多加注意。
应该注意的是,这时候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小编相信你一定很惊讶,关于冬至竟有这么多的习俗和文化,期待你的关注,期待你和我一起过冬至!
页:
[1]